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中國再生醫(yī)學產品及臨床研究的重要科研基

熱線電話:139-6700-7000
健康熱線:400-622-0089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研究進展

發(fā)表時間:2021-05-25 15:58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缺血性腦卒中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具有高致殘率、致死率。

目前常見的臨床治療主要集中在改善腦循環(huán)的多種措施,如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纖、擴容等,其神經元的不可逆性損傷是治療難以取得滿意效果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體外分離、培養(yǎng)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潛能的神經干細胞等相關技術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將神經干細胞移植入缺血性腦卒中動物模型,能夠達到有效治療效果。

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機制

干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主要機制有兩種

①移植細胞通過細胞置換或替代缺失及損傷細胞來促進組織修復機制。

②移植干細胞產生具有神經保護或刺激修復的治療性大分子(酶、細胞因子、神經營養(yǎng)因子、藥物等)。

有研究者認為,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應包括腦缺血急性期的神經保護和慢性期的干細胞治療。在卒中病理狀態(tài)下的修復過程中。

具有神經營養(yǎng)、神經保護、血管生成和抗凋亡特性等營養(yǎng)因子也是至關重要的。如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表皮生長因子(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GF-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生長因子1 (IGF一1)。以上因子也是缺血性腦卒中動物模型中調節(jié)和評價神經修復最常用 的營養(yǎng)因子評估指標。

神經干細胞移植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

神經干細胞移植動物實驗研究

近年較為成功的神經干細胞移植動物實驗研究成果見表1。類似證據還有很多,腦內神經干細胞移植物可以通過神經元替代、營養(yǎng)作用、神經保護和炎癥調節(jié)或增加其內源性神經發(fā)生在腦卒中后發(fā)揮一定修復作用,為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可行性提供有力證據。

神經干細胞移植臨床應用

案例一:最近Kalladka等發(fā)起一項開放標記式研究。

方法:在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間招募了13名男性志愿者,年齡在60~82歲之間。分成4組,人數比為3:3:3:2,每組立體定向移植含不同劑量CTXOE03hNSC制成的CTX—DP懸浮液,其中兩名患者接受最高劑量。

研究發(fā)現,隨著時間的推移。CTX-DP植入后,患者的NIHSS評分、Ashwoah 量表和Barthel指數評定表得分都有所改善。

植入12個月后,患者的總體健康狀況與基線值相比平均改善了18分,且未發(fā)生免疫學或細胞相關的不良事件。

案例二:Qiao等通過臨床聯合移植NSPC和間充質干細胞(MSC)入8名患者(梗死部位為一側大腦中或前動脈供血區(qū))體內以評估聯合移植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采用NIHSS評分量表、mRS量表和BI指數評估患者的臨床狀態(tài)。

通過4次移植治療發(fā)現.患者神經功能、殘疾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皆有所改善,未發(fā)生神經病變或神經系統感染.且在兩年的隨訪中沒有腫瘤的發(fā)生。

案例三:Chen等于2008年11月至2015年4月進行了一項臨床前期預實驗研究,共10例腦卒中患者(其中男性 6例,女性4例,年齡42—87歲,病程6個月一20年不等。

腦梗塞6例,腦出血4例)經不同途徑聯合移植嗅鞘細胞、神經祖細胞、臍帶間充質細胞和施萬細胞。

方法:采用臨床神經功能損傷量表和BI指數評估患者治療前和長期隨訪期間神經功能情況,所有患者均在移植后6個月至兩年內成功隨訪。

結果發(fā)現10名患者神經功能(包括言語、肌力、肌張力、共濟平衡、疼痛和呼吸等)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大多數患者的BI指數評分和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得到提高。

臨床發(fā)現療效結果與移植時間和實驗模型相關

少數臨床前研究比較了幾種常用細胞移植注射途徑。發(fā)現其療效結果主要取決于實驗模型和移植時間。有一項腦卒中Meta分析發(fā)現,神經組織結構性改善作用與移植劑量和時間相關,每延遲一天治療將會降低1.5%結構性改善療效。

未來展望

現如今, 國內外廣泛開展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的動物/臨床試驗研究。盡管移植細胞劑量、動物/患者的臨床狀態(tài)、細胞移植的途徑、有效性評價指標可能存在不同之處。但這種治療方法療效是肯定的。

總之,隨著世界干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將有干細胞產品獲批用于臨床治療腦卒中,到那時,患者因腦缺血而導致的肢體功能障礙將得到緩解和改善,人類壽命也會進一步延長。

行業(yè)動態(tài)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神經干細胞移植